据市场研究公司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分析,2018年全球工业信息安全市场规模达150.2亿美元。结合往年增速测算,2019年,全球工业信息安全市场规模达164.0亿美元。根据ARC公司的统计,从产品分布来看,2018年终端安全市场领跑全球工业信息安全市场,市场份额达40%;以工业防火墙为代表的网络安全市场增速加快,预计未来五年内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6%。 由于网络安全问题日趋复杂,工业企业用户对安全托管、集成和咨询等安全服务需求增加,推动全球工业信息安全服务市场快速增长,预计未来五年内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5%。 边界安全防护产品仍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随着全球工业信息安全风险意识逐渐增强,以及各国政府监管规定的日益完善,全球工业信息安全产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服务市场规模增速加快,产业生态圈和市场结构进一步完善。 工业信息安全防护类产品市场主要包括边界安全产品、终端安全产品及监测审计类产品。据ARC统计,边界安全产品市场规模在未来4年仍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该类产品市场规模在2018年达12.72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增长至20.1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 工业企业边界防护和网络分区意识的增强、对传统网络安全产品接受度的提升是该市场应用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终端安全类产品市场规模在...
发布时间:
2020
-
08
-
06
浏览次数:449
仪器仪表应用领域广泛,覆盖了工业、农业、交通、科技、环保、国防、文教卫生、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在国民经济建设各行各业的运行过程中承担着把关者和指导者的任务。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仪器仪表制造行业可以分为通用仪表仪器制造、专用仪器仪表制造、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光学仪器制造和衡器制造。中国仪器仪表行业主要大类产品产量普遍下降 2019年在仪器仪表行业的主要大类产品中,除了电工仪器仪表和环境监测专用仪表产量实现增长外,其余产品产量均有所下降。2019年电工仪器仪表产量为28753.31万台,同比增长15.47%,是仪器仪表主要大类产品中产量较高的产品;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产量为528.42万台,同比增长36.32%。 2019年仪器仪表行业除了总资产利用率、产品存货率、销售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四个较2018年同期有所下降外,其余指标均实现了增长。其中2019年仪器仪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7242.64亿元,同比增长5.54%;实现利润总额700.41亿元,同比增长5.94%。总体来看,仪器仪表行业运行情况较为稳定。光学仪器制造行业增长迅速 2019年在仪器仪表子行业中,主营收入靠前的是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511.93亿元,同比增长2.20%。光学仪器制造、电工仪器仪表制造、运输设备及生产计数仪表制造和钟表计时仪器制造排名二至五位,营...
发布时间:
2020
-
08
-
05
浏览次数:249
电子元器件,是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数字音视频等系统和终端产品发展的基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电子元器件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家对行业的重视度不断加大。电子元器件上游包括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等,下游的终端产品市场包括消费电子、通讯设备、汽车电子等。2020年,电子元器件行业经历了上游半导体行业的低迷、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等多重打击,其发展受到较大影响。电子元器件下游终端产品市场包括消费电子、通讯设备、汽车电子等的影响远大于上游供给端的影响。 据国际电子商情,在需求端,随着疫情在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爆发,服装、纺织、玩具、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受到重创,直接冲击了终端制造业对中上游的采购需求。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产业链上下游全面复工复产,国家政策支持等,以及全球防疫物资紧缺增加了对上游元器件的采购。2020年第二季度,有70%的分销商和终端制造企业采购额明显增加。 供给端方面,由于受到复工率低、工厂停产/减产的影响,芯片和元器件价格出现波动,交期不断拉长。受半导体原厂产能开出有限的影响,2020年Q2部分元器件延续了Q1缺货和涨价的趋势,但也有明显的不同。2020年Q2紧缺元器件/涨价幅度及交期最长的是MCU,占比19%,2020年Q1则是MLCC。超过半数的企业营收呈正增长 2020年第二季度,得益于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和消费市场以及中国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产...
发布时间:
2020
-
07
-
30
浏览次数:549
类似于日本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人口拐点后自动化需求的迅速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人口结构转型,人口红利逐渐减弱,人工成本上涨助推我国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再加之现代制造业对产品一致性、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机器替代人工的进程加速,制造业工控需求持续提升。 1、中国工业自动化及工业控制市场或处于周期底部 根据中国工控网发布的《中国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市场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自动化及工业控制市场规模2004年至2018年期间呈波动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市场规模已经从2004年的652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8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65%;2019年我国自动化及工业控制市场规模达到1865亿元,规模增速继续下滑,行业整体或处于周期相对底部。2、工业自动化控制是人口红利后的必然选择 日本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左右,人口红利开始消失。自此以后,日本自动化需求迅速增长,根据日本机器人协会统计数据,1980-1990年日本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和销售额迅速增长。 1980年日本国内工业机器人销售量为18239套,1990年这一数字上升为67514套;1980年日本国内工业机器人销售额为749.57亿日元,1990年这一数字上升为4460.95亿日元。与日本相类似,随着目前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口红利逐渐减弱,劳动力成本逐渐...
发布时间:
2020
-
07
-
27
浏览次数:374
近年来,河北承德举全市之力打造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建立健全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使仪器仪表产业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和集聚功能日益突显,日渐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优势,集聚仪器仪表全产业链企业逾百家,形成了自动化仪表、以流量计、液位计、非金属材料试验机、电子轨道衡、工业自动控制设备等产品为代表的仪器仪表产业群,仪器仪表产业业已发展成为承德市高新技术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 做大做强仪器仪表产业,增添区域经济发展动能 承德市通过大力培育和鼓励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区,集聚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高、发展前景好的仪器仪表制造企业,仪器仪表产业总体规模日趋扩大,企业数量显著增长,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提升。在逾百家仪器仪表生产中,涌现出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多家,超5000万元的有10余家,超1000万元的企业达数十家。 承德仪器仪器仪表产业集群涌现出高新技术企业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逾三成。集群现有国家级科技企业专业孵化器1个、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数十个、省级仪器仪表技术学会1个。 集群内生产的仪器仪表产品涉及自动化仪表、试验机、称重仪表、民用表、工...
发布时间:
2020
-
07
-
24
浏览次数:490
前段时间我国多个地区都出现了连续暴雨的天气,随之而来的是部分地区出现了相对严重的汛情,不过在相关技术以及仪器的帮助下,相关汛情得到了很好的监测,与此同时,其他处于汛期但还未出现严重汛情的省份也在它们的帮助下,完成了防汛准备工作。 汛情一般指的是汛期水位涨落的情况,而如果情况严重,可能出现河流倒灌、水库遇险等灾害,因此汛情预警一直以来都受到了有关机构的关注。江西省鄱阳湖流域由于受到连日暴雨的影响,属于此次汛情中受灾影响较为严重的区块之一,而在该区块的灾害监测中,海洋卫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此次为了对鄱阳湖地区受灾情况进行连续跟踪监测,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调用了三颗海洋卫星组网完成工作,包括海洋一号C卫星、海洋一号D卫星以及高分三号卫星。 而提到海洋卫星对于地面汛情的监测又设计到了许多科学技术,包括遥感技术、光学微博技术等等。可以说,这次成功的抗汛救灾,及时对于我国自然灾害应急举措的一次考验,也是对于我国相关科学仪器技术运用的一次考验。 此外针对还未发生但可能发生严重汛情的地区,相关的地方生态环境局也实施了响应的举措。想北京市房山区就在近日细化了河流水质监管及小何干流及支流重点断面和重点排水口流量监管的工作,设立了十个自动检测站,并且据了解,后续还有建设计划,目标是年底完成35个自动监测站的建设。 ...
发布时间:
2020
-
07
-
23
浏览次数:254
目前,国内臭氧发生器市场竞争分化明显。在中、小型臭氧发生器市场,产品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企业竞争手段趋向于以价格竞争为主;大型臭氧发生器进入壁垒较高,掌握核心技术企业数量较少。 行业竞争者数量相对较少 目前,国内臭氧发生器生产企业数量相对较少,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6月,国内臭氧发生器相关生产企业数量为709家,其中小型企业占据大多数。 中国臭氧发生器行业的头部企业主要包括国林科技、新大陆、珏辰环保科技、赛莱默、苏邦环保、三康、瑞邦、康尔、百悦康等。 企业区域集中度较高 截至2020年6月,通过企查猫查询得出的709家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分布在山东、江苏和广东地区,三个省份企业数量占全国的59.1%。前五省份企业数量占全国的75.5%。整体来看,臭氧发生器行业区域市场集中度较高。 大型臭氧发生器进入壁垒较高 行业竞争分化明显 目前,国内臭氧发生器市场竞争分化明显。 在中、小型臭氧发生器市场,产品的技术要求不高,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新进入的企业一般从低端的中小型产品做起,参与竞争企业较多,竞争相对激烈,竞争手段趋向于以价格竞争为主。 而在大型臭氧发生器市场,竞争则相对温和。大型臭氧发生器制造需要核心臭氧技术的支撑,对设备的稳定性与高效性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国内掌握核心臭氧技术的企业不多,仅有十几家。同时客户在高端应用领域的臭氧设备采购中,对供应...
发布时间:
2020
-
07
-
21
浏览次数:380